近500件雕塑與繪畫作品,呈現了一位82歲的雕塑家50多年的創作歷程。他上世紀80年代初就來到深圳,他也是矗立在深圳市蓮花山公園山頂的《鄧小平同志塑像》主要作者,他是雕塑家滕文金。近日,星河國風藝術館攜手《雕塑》雜志社推出“雕意塑念———滕文金作品回顧展”,這次展覽是對滕文金一生創作的全面回顧與總結,展現了一位扎根深圳,以藝術生活為唯一追求的藝術家的創作軌跡。他的創作一定程度上與深圳這個城市互相印證,他是深圳藝術界一個將藝術生活完美演繹的樣本。這次展覽也是第十五屆文博會配套活動,展覽將持續至5月31日,免費向公眾開放。
展出作品近500件
相當一部分是退休后創作
5月1 4日 下 午 ,“ 雕 意 塑念———滕文金作品回顧展”開幕式在深圳國風藝術館舉行。滕文金是我國現當代著名雕塑家,尤其在動物雕塑的創作和研究方面成果卓著。時至今日積累了600余件雕刻與繪畫作品。
策展人、《雕塑》雜志主編朱尚熹介紹,展出的作品中相當一部分是滕文金退休后22年來的新作。在完成了深圳雕塑院的組建和《鄧小平同志塑像》在深圳特區的落成以后,1997年,滕文金從領導崗位退了下來,回歸到了雕塑家身份。開始了他長達20年的工作室創作和研究生活。在這22年里,雕塑界發生了滄海桑田般的變化。與此同時,滕先生以默默的創作、閱讀、畫畫和寫作所構成的大量成果回應了外界的一切。
朱尚熹表示,人們開始將目光重新轉向了藝術本體,轉向藝術創作過程中的勞作,轉向了雕塑家與物質材料的互動關系時,滕文金先生在謀劃著他與公眾闊別了近30年的新的個人作品展。這次個人作品展是滕先生作品最為全面的一次回顧展,他將自己長達50年余年創作生涯的雕塑以及繪畫成果一并展示給全社會,展出的雕塑與繪畫作品的總數近500件。有理由相信,該展覽對于中國現當代雕塑發展進程中的節點性意義將不言而喻;在雕塑本體語言的重新認識方面,滕先生作品所具有的示范性意義也將不言而喻。
“這40年,他一點也沒有放松”
展覽開幕式當天,滕文金及其夫人喬紅都來到現場。滕文金在開幕式上表示:“這里要特別感謝我的同學,也是妻子喬紅。她說一把鐮刀你左右手都會用,以后一定能把雕塑做好,這強烈的鼓勵增加了我的信心。”
評論家嚴夏松認為,雕塑家的責任感與藝術良知在召喚滕文金更多地關注我們賴以生存的現實社會。城市需要物質來豐富,更需要藝術來裝點。嚴夏松介紹,1988年,時任深圳市委書記李灝親自去滕文金家拜訪,李灝要他出山,為這座新興城市雕塑。從此以后,滕文金在深圳當了三年專業雕塑家,當了六年城雕辦副主任,深圳雕塑院院長。這座城市只見高樓不見雕塑的現狀要改觀又談何容易,滕文金談起當年雕塑《拓荒牛》的故事,市領導批了資金,卻在下面遇到阻力,有人說,十幾萬雕一條牛?買活牛能買多少條呀!可如今《拓荒牛》已成了這座城市創業的象征,成了這座城市的精神支柱。
中國雕塑學會副會長、廣州美術學院原院長黎明表示:“他淋漓盡致地在這個40年中間又進行了大量的創作活動,出了大量的作品。這40年,他伴隨著我們國家改革開放,他一點也沒有放松,一直在辛勤勞動。”